政府出手警惕新能源带来新污染

126
2023-3-30 01:20

因陷入污染门而停产的晶科能源宣布,海宁工厂恢复生产。就在不久前,这家专门从事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公司,因排放的液体污染了工厂附近的水路而引发了当地的一起群体性事件,也在一夜之间让人们对新能源产业背后的环境问题产生警惕。有专家透露,虽然新能源在最终的使用中不存在或仅有少量污染,但在新能源的开发、转换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新污染”。

能源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

9 月 15 日,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红晓村的 500 余名群众聚集在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门前,就环境污染问题讨要说法。因为就在不久之前,该公司废弃物中的化学物质冲到公司后面的小河里,导致河水氟离子超标了 10 倍。舆论重压之下,该公司被迫宣布停产。而实际上,2011 年 4 月,海宁市环保部门就已发现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部分污水进入雨水管道,并对该公司发布警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晶科能源五个月前还被德国清洁技术研究所评为“2011 清洁技术驱动者”。而且实际上,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新能源与清洁技术、环保、可再生等词汇的确画着等号。

“人们对此存在误区。”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专家指出,新能源的污染问题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虽然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较少,但设备制造、开发环节的环保问题却不可小觑。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以新技术为基础,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以太阳能为例,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一向被视为前景大好的绿色产业,但是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生产却屡遭污染质疑:国内大部分厂家生产多晶硅,随之产生的大量有毒副产品四氯化硅难以回收处理。而处在产业链下游的电池组件产业,由于在制作环节大量使用氢氟酸,每天也会产生大量的含氟废料。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介绍,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属于高污染和高耗能产品。在生产多晶硅时,会产生 8 倍于它的四氯化硅和氯化氢,这是两种高污染有毒液体,且其再利用的成本昂贵,目前有一半的中国企业因为经济问题而未装设或未完全安装相关的回收设备。再加上多晶硅电池的先进生产技术被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垄断,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这些都导致我国多晶硅行业污染控制水平较低。所以,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某些生产环节的污染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量在全球约占 90%。截至 2010 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50%,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作为光伏大国,我们却正在承受着光伏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污染压力。甚至有中科院院士直言“生产太阳能产品把污染留在了中国”。

此次晶科能源的“污染门”事件,更是引发了公众对新能源行业环境问题的诸多质疑和担忧。

新能源背后隐藏着新污染

新能源的利用是需要使用各种各样设备的,日常维护也需要消耗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与设备的制造、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的会排放出不少常规污染物,有的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有的在转换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染。所以,新能源背后隐藏着多种“新污染”。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未来发展重点锁定核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四大产业。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再一次把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推到了世界公众面前,核能的利用又遭到一次重大挫折。核电是利用核反应炉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核电本是一种清洁、高效和相对安全的能源,它的污染起因于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污染周围环境,使公众受到放射损伤和放射性污染。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各国都在加紧对风力的开发和利用。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做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又以风力发电为主。风电作为新能源,其污染主要存在于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据孟宪淦介绍,在风力发电过程中,风电叶片转动时会有低频噪音污染,除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外,还会对空气气流有干扰,影响鸟类的安全飞行。此外,工厂在生产风电叶片时,打磨玻璃钢产生的玻璃纤维末如果处理不好导致其四处飞扬,会造成大气污染,也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发电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分为气化式发电和直燃式发电。气化发电是将秸秆在缺氧状态下燃烧,生成气体再进行发电。

对于生物质能发电存在的污染,孟宪淦指出,把秸秆直接燃烧的直燃式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碳及细小颗粒物质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就会造成大气污染。另外,据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设备研究室主任应浩介绍,气化式发电会产生废水问题,虽然废水可以通过技术进行净化,但会增加企业的发电成本,更重要的是,即使污水经过处理,污染物也不能完全清除,还会存在一部分。

因此,有专家呼吁,必须警惕新能源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现象。任何一种新能源,即便终端使用是清洁的,但其加工过程是污染的,也不能称之为“清洁能源”。“所以,这些污染、所消耗的能源都需要分摊到新能源当中去,才能得出某项技术是否清洁的结论。”

企业要自制 政府要出手

对于新能源的推广与其产生的污染之间的冲突问题,业界专家一致认为,作为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策略不能变。“十二五”清洁能源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到 2015 年,太阳能为 1000 万千瓦,生物质能为 1300 万千瓦;到 2020 年,风电规划装机 1.5 亿千瓦,太阳能 3000 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也将达到 3000 万千瓦。此外,按照“十二五”能源规划纲要公布的数据,“十二五”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为 4.7 亿吨标煤,比 2010 年增长 81%,其中,除水电之外的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为 1.9 亿吨标煤,比 2010 年增长 280%。

不过,要想真正让新能源达到清洁、高效的目的,还需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下工夫,而政府也要严格监督新能源企业的治污行动,不能因为新能源企业就大开“绿灯”。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说,虽然风电、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属于清洁能源产业,但是其生产过程中仍存在环境污染,为此政府部门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保障这些清洁能源产业真正做到清洁生产。一方面,政府部门在针对新能源企业进行招商引资时,就要坚决避免将降低企业环保治理水平作为优惠政策给予相关企业,从源头上堵住新能源企业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新能源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环保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制定出详细的违规处罚措施,防止企业偷排“三废”。

对此,孟宪淦也表示,新能源行业产生的污染,采取措施是完全可以解决和控制的。“污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而政府的监管又可能存在缺位。”

同时,李胜茂认为,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染问题,但其环保效益十分明显,属于典型的低碳环保型产业。新能源产业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使得相关产品还不能做到闭环式生产,仍然会有“三废”产生,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新能源产业会真正成为环境友好型产业。

 
玄能
注意:本文为投稿文章,由「 玄能」于 2023-03-30 投送,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您喜欢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