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污水处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 2007-2017 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和处置规模不断增长。2007 年全国有 1148 座污水处理厂,到 2017 年运营的污水处理厂达到 4802 座,总处理规模也从 7554 万吨 / 日升至 18558 万吨 / 日。
虽然成绩显著,但消除黑臭水体任务却依然严峻。根据 2017 年各省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 COD 浓度 (mg/L) 的统计显示:全国 31 个省市,进水平均 COD 浓度低于 350mg/ L 的有 24 个;COD 浓度低于 250mg/ L 的有 12 个省市。根据 E20《中国水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部分省份县城污水厂的负荷率还不足 60%。
这意味着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大量污水可能是经过大比例稀释以后的污水,如河水、地下水、山泉水等和污水混在一起进入了污水处理厂。这也导致了一个怪现象:污水处理规模在增长,平均进水浓度 COD 却在下降。
当然这种怪现象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在 2018 水业战略论坛上,中规院 (北京) 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曾指出,政府过去对管网建设的不重视;规划设计不够科学;管网材料质量不合格;污水管网建设施工不规范,以及养护不专业等,都是导致进水 COD 浓度越来越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