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的一个午后,距离成都百余公里的山坳中,一栋两层办公楼里回荡着激烈争论的声音,二十几名科研人员在此讨论着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彼时,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第一座 30 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 —— 秦山核电站才投入运营没多久,秦山核电站的二期主体工程正在建设。
在那次讨论的方案中,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 “ 核动力院 ”)负责堆芯,也就是反应堆方案的设计。该院时任副院长张森如等人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 “157 堆芯 ” 扩充为 “177 堆芯 ”,也就是将燃料组件扩展到 177 组;另外一种是燃料组件维持 157 组不变,把燃料棒从 12 英尺加长到 14 英尺。最终,评估了经济效益与技术水平,前者被采纳了。
“ 华龙一号 ” 技术的灵魂就在于 “177 堆芯 ”,这不仅提高了发电功率,还提升了安全性。就好像一个电热水壶加热一壶水,发热丝增多的话,发热丝所需要的温度就可以更低一些,从而提高可控性。
核反应堆牵一发而动全身,从 “157 堆芯 ” 到 “177 堆芯 ”,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增加或者减少堆芯,不是随意增减几盒燃料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反应堆的堆芯系统都要重新设计。有人曾说:“ 敢动反应堆的堆芯,就如同敢动芯片的电路一样,敢提出自己的堆芯,就如同敢提出自己的芯片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