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落地推进, 社会经济建设和各行业发展均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挑战。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同时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 扮演着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角色。
制造企业节能降碳迫在眉睫
相关数据显示, 截至 2021 年底, 我国制造业 31 个门类下有超过 350 万家企业, 在社会企业总数中占比超过 4 成;2012 年至 2020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 16.98 万亿元增加到 26.6 万亿元。强大的基数和快速增长, 使得制造企业的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在第二产业中占到三分之二, 在我国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中亦占到三分之一。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战略下, 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碳压力。制造企业会因为排放超标或用能成本过高而被迫停产; 其中的控排企业, 需要在碳配额之外购买减排指标, 不及时、足额履约, 要承担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制裁。目前国内已经出现多例企业因为超标排放和碳配额违约而被处罚的案例。
针对制造企业节能减碳任务以及实现路径, 国家不断出台相应政策, 让制造企业有目标可依, 并避免在碳排放“双控”过程中“踩雷”:
2021 年 11 月, 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 到 2025 年, 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8%; 能源效率稳步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 13.5%。2022 年 2 月,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 4 部门发布 17 个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推动各有关方面科学做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目前, 制造企业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 要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面临的挑战还很多: 例如, 弄清企业的碳排放和碳资产家底, 如何实现企业的节能低碳改造, 对碳资产进行管理和变现, 一站式实现用能安全、经济、环保等。数智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成为制造企业落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
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案例
以泛能网为某国产高端汽车品牌制造工厂打造的低碳能效管理系统为例, 来看一下大型制造企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某汽车品牌是我国汽车自主品牌领军者之一。该品牌的汽车工厂各类能源使用量巨大, 有专门的能源设备车间, 并且因为储能、分布式光伏的利用, 给能源系统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 工厂需要集成设备运行维护、物业资产管理、知识管理等的数字化应用平台, 驱动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泛能网为工厂提供了低碳能效管理系统:
①借助数字孪生技术, 通过 3D 交互、各类报表等功能帮助工厂管理者快速查看和分析能源数据、主要用能设备运维数据;
②通过能源系统能力指数化 (泛能指数), 帮助工厂对能源系统运行状况进行量化;
③平台打造了基于负荷的能源管理策略, 提高了工厂能源使用效率, 并为进一步实现碳盘查、碳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④集成设备运行维护、物业资产管理等数字化应用, 帮助厂区管理者以数据驱动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该汽车工厂能管负责人、上属集团相关部门均对项目给出高度评价, 并在集团内部进行推广。
这正是大型制造企业低碳数智化转型的践行样本。以管窥豹, 泛能网以数智化手段, 为包括制造企业在内的用能企业、政府、各类园区等提供一站式绿色低碳服务, 达成碳中和目标。
日期:2022 年 03 月 来源: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