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于受到太阳光照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其发电量与时间和地点有关。为了衡量光伏电站的性能,我们通常使用光伏平均利用小时(AC kWh/kWp/ 年)这个指标。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指的是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实际发电量与额定装机容量的比值,表示光伏电站一年内平均每一千瓦装机容量所产生的电量。计算公式如下: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AC kWh/kWp/ 年)= 光伏发电量(AC kWh)/ 年发电时间(h)/ 容量(kWp)
在计算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时,需要知道 AC kWh、年发电时间和容量。AC kWh 是指直接输出到交流电网中的电能,也就是实际发电量。年发电时间是指该电站全年有效发电时间,也就是太阳升起到日落之间的时间减去电站由于维护、故障等原因未能发电的时间。容量指的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额定装机容量,单位为 kWp。
例如,一个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为 10,000,000 AC kWh,年发电时间为 1,500 小时,容量为 1,000 kWp,则该电站的光伏平均利用小时为: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 = 10,000,000 / 1,500 / 1,000 = 6.67 AC kWh/kWp/ 年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光伏电站的电压就越低,排放的电流也越小。因此,在夏天温度高的时候,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会比冬天温度低的时候要少。
为了准确计算光伏平均利用小时,需要在计算年发电时间时考虑到温度对发电量的影响。因此,实际发电量应该结合当地的温度指数进行计算。这样可以更精确地反映光伏电站的发电状况。
实际情况中光伏平均利用小时的变化是什么样子的?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指标,可以衡量光伏电站在十分理想的情况下的表现。但实际情况是,光伏电站受到的影响很多,可能存在诸如天气、地理位置、设备维护等不同的情况,从而影响其实际的发电量。
一些长期运行的光伏电站的实际光伏平均利用小时可以达到 1300 小时以上,但是,在某些日照较弱和或太阳能面板老化的情况下,一些光伏电站的光伏平均利用小时可能会降至 500 小时左右。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采用一些更为统计分析的方法,比如用正态分布或者韦布分布来对光伏发电量进行概率分析,以便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对光伏电站设计和运维有什么影响?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既能反映出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也能为设计和运维提供一些指导。以下是一些关于光伏平均利用小时的应用:
设计阶段:在光伏电站的设计阶段,可以根据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来确定电站的装机容量和组串设计,从而保证在充分发挥太阳能的情况下实现经济运行和较高的发电量。
运维阶段:在光伏电站的运维过程中,可以根据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来进行巡检、维护和运行管理,以使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评估阶段:在于评估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时,可以通过对光伏平均利用小时的评估来确定电站的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