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产能过剩的发展历程,有何特征?

134
2023-6-15 14:01

根据电力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实际运作,主要分为了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等四个单元,将产能过剩分为上游环节、中游环节和下游环节。

电力行业在运作过程出现闲置的产能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首先,上游环节主要完成发电站建设,出现过剩的主要是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和燃料生产商,这一环节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是因为政府对电力行业建设的直接干预,导致企业受到税收等多项优惠的扶持,获取资金和相关资源的难度降低,由此行业出现大规模扩张和重复建设,最终导致电力市场的过度竞争,甚至会演变为恶性竞争。

其次,中游环节的产能过剩主要产生于电力装机总规模和实际并网规模之间的差额,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发电厂和配套电网设施的核准、建设之间存在错配,使得部分电力产能存在并网不及时和并网困难等难题;

二是电网连接时间不匹配,发电站与电网配套工程无法有效地对接和协调,加剧了发电项目并网的困难。

三是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电源和电网的发展筹划缺失和实际建设不协调。最后,下游环节的产能过剩主要是由于电力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电力外输通道建设成本高等原因。

电力企业的产能过剩现象,所以侧重于研究上游、中游电企及电网的产能过剩,并且认为电力产能利用率主要是实际发电量与最大限度发挥装机容量时的全部发电潜能之比。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重要的先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也是公用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自 2003 年以来,随着中国电力工业保持高速增长,一方面,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在稳定增长。

具体而言,中国总装机容量从 2003 年的 39141 万千瓦增长到 2020 年的 220058 万千瓦,发电量由 2003 年的 19052 亿千瓦时增长到 2020 年的 77791 亿千瓦时。

另一方面,随着电力行业去产能政策的推行,全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减少,中国装机总容量和发电增长速度在不断放缓,并且总体来说,相对于发电增长率,装机总容量的增长速度更快,这表明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始终存在。

一方面,在 2003 至 2010 年之间,用电增长率远高于发电增长率,过去电力需求的高增长拉动了电力供应扩张,而后续用电量的增速放缓以及上升空间的压缩导致新增设和旧的发电厂成为过剩的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近年来用电量和发电量增长率的发展趋势趋于一致,并且从整体来说,电力供给和电力需求虽然在持续增长,发电量和用电量增长幅度一致,且总体供需总体平衡,这表明目前电力行业的产能过剩不仅仅是下游环节电力需求和供给的错配问题,还包括上游或中游环节的产能过剩。

由此,电力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在于两方面,首先中国装机容量始终大于发电容量,且装机容量增速相对发电增速更高。在 2019-2020 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220058 万千瓦,同比增加 19052 万千瓦,增速大幅提升,这是表明即使在去产能的收紧政策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新增装机仍在不断创造历史新高。

其次,可能由于疫情的影响,自 2019 年起中国的电力需求结构经历了较多变化,呈现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此外,电力行业在减速发展的同时,市场需求酝酿着更多的变数,信息的不对称加上此前需求大幅增长带来生产的大扩张,还是导致了过剩的产能。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产能过剩方面

电力行业的产能过剩较为严重并具有普遍性,主要出现在三个环节。首先在上游环节,由于政府的直接干预和优惠扶持,电力设备产业的零部件及配件生产出现过度扩张、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当地巨大的电力产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情况下,区域的新增装机与投资仍在增加。

其次,中游环节发电站产能过剩主要源于发电厂和配套电网发展失衡,导致发电项目并网困难。而下游的电力行业产能过剩是因为当地电力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有限,难以实施大区域调度并理顺电网系统。

自 2000 年以来,中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始终保持持续的增长,且装机容量的增速大于发电量的增速,加上用电量的持续放缓,产能过剩风险进一步凸显。

将折旧和产能利用的正向关系纳入生产函数模型,得出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产能利用率,结果发现在 2000-2019 年之间,尤其是 2010 年后产能利用率具有波动上升的趋势。

从不同能源类型的电企来看,除了核电和风电,水电和光伏的产能过剩问题比传统火电企业更为严重,但是传统电企和新能源电企的产能过剩具有本质的差异,传统火电企业处于成熟产业阶段,其产能过剩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而全新的朝阳性新能源电企的产能富余只是暂时和短期的问题,可以依靠设备配套建设、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而得到化解。

电力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公司绩效方面

首先,产能过剩会抑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产能过剩程度越高,公司绩效越低。

总体而言,产能利用率主要影响电力上市公司股票获利水平,再者是资产收益水平和投资效率,而对市场价值影响最小。产能过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主要有四个路径。

第一,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速度会变慢,最终导致盈利能力和投资效率的下降。

第二,虽然作用的效果相对较小,但产能利用率的微观经济效应还会通过影响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得以实现,具体也体现在盈利能力和投资效率上。

第三,企业还会因为产能过剩的加剧,面临较大的税收负担,增大经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效应、投资效益和股权价值体现。

第四,由于缺少长期融资,产能过剩的电力企业在投资效率提升和股票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受到抑制。

(图片来源:veer 图库)

来源 / 木财贝贝

 
玄能
注意:本文为投稿文章,由「 玄能」于 2023-06-15 投送,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您喜欢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