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国内销量骤降40%新能源车下滑26% 智己汽车L7车型单月仅交付29台遇停产危机

135
2023-4-21 00:42

当前,上汽集团正陷入“赚钱的燃油车销量不济,不赚钱的新能源车交付缓慢”的双重尴尬。

近日,上汽集团 (SH:600104) 发布产销快报显示,2023 年一季度,集团整体产量达 95.09 万辆,同比下滑 25.09%;销量达 89.12 万辆,同比大降 26.99%。而且,该集团从 2022 年 10 月开始,已连续 6 个月销量处于下滑状态。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如果剔除掉海外销量,上汽集团一季度国内销量仅为 63.41 万辆,同比下滑 39.53%。

而且,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一季度产量达 15.29 万辆,同比下滑 27.26%;销量达 14.21 万辆,同比下滑 26%,仅完成年度目标的 9.47%。

其中,上汽集团旗下的自主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车,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挂帅亲征、由总裁王晓秋担任总指挥并任董事长。在上汽集团内部,智己被命名为“一号工程”,目标是打造成“中国特斯拉”。

智己 L7 作为智己汽车推出的首款量产车,于 2022 年 6 月开启交付,并在 8 月交付量就突破了千台。

然而,智己 L7“出道即巅峰”,2023 年 3 月,其交付量仅为 29 台(另一统计口径下为 70 台),交付 10 个月来已面临停产危机。

新能源车销量仅完成年度目标 9.47%

“‘十四五’期末,公司将力争所有品牌在全球合计销量 850 万辆,在汽车企业世界 500 强排名中跻身前五。”这是上汽集团写在 2021 年年报中的目标。

但作为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的整体销量,包括新能源汽车销量已逐渐跟不上时代步伐。

2022 年,上汽集团销量目标为 600 万辆,实际销售整车 530.3 万辆,同比下滑 2.94%,目标完成率为 88.38%。

其中,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07.34 万辆,同比增长 46.51%,与 110 万辆目标“擦肩而过”。

进入 2023 年,上汽集团将再次全力冲刺整车销量 600 万辆的年度目标,其中新能源车目标销量 150 万辆、海外销量 120 万辆。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621 万辆和 607.6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4.3% 和 6.7%。

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一季度产销量分别达 165 万辆和 158.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7.7% 和 26.2%,市场占有率达 26.1%。

然而,上汽集团发布产销快报显示,2023 年一季度,集团整体产量达 95.09 万辆,同比下滑 25.09%;销量达 89.12 万辆,同比大降 26.99%,仅完成年度目标的 14.85%。而且,该集团从 2022 年 10 月开始,已连续 6 个月销量处于下滑状态。

其中,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一季度产量达 15.29 万辆,同比下滑 27.26%;销量达 14.21 万辆,同比下滑 26%,仅完成年度目标的 9.47%。

显然,即便是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上汽集团也差了一大截。

不仅如此,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上汽集团旗下三大合资品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萎靡,分别增长 -31.67%、-32.26% 和 -40.96%,一季度整体合计少卖汽车约 33 万辆。而且,上汽集团这三大合资品牌拥有年产能高达 575.6 万辆,2023 年一季度产量达 66 万辆,产能利用率仅 46%,如果现状不加改变的话,全年闲置产能将达 310 万辆。

长江商报记者还发现,上汽集团一季度出口及海外基地尚可,达到 25.71 万辆,同比增长 49.56%,成为该集团为数不多的亮点。

但是,如果剔除掉海外销量,上汽集团一季度国内销量仅为 63.41 万辆,同比下滑 39.53%。

智己 L7 陷入“出道即巅峰”

2022 年经营计划中,上汽集团特别强调,要在增强发展新动能上持续发力,包括持续推进智己汽车、飞凡汽车、Robotaxi、智能重卡等重大战略项目落地见效。

资料显示,智己汽车成立于 2020 年 12 月 25 日,是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三大巨头联手打造的高端纯电汽车品牌,其中上汽集团占股 54%,张江高科占股 18%,阿里巴巴占股 18%。

“智己”取自《周易》,意为以智慧周全万物,“智己汽车”则寓意缔造人车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智己汽车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挂帅亲征、由总裁王晓秋担任总指挥并任董事长。上汽集团内部,智己被命名为“一号工程”,目标是打造成“中国特斯拉”。

2022 年 8 月,智己汽车获得交通银行、上汽集团、工银投资等投资方的融资,估值达到近 300 亿元。

2022 年 4 月,智己汽车定位于旗舰轿车的首款车型 L7 正式面市,并于 6 月开启交付,售价 33.88 万起。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从 2022 年 7 月份开始,上汽集团将智己汽车销量单独纳入了产销快报,智己汽车 7 月份交付 816 辆,累计 1051 辆。

智己汽车 CEO 刘涛曾放出豪言:“我们在未来的很多年后再回顾今年,可能就是智能电动豪华车的逆袭元年,我们大概率相信在未来的增长曲线当中将会一骑绝尘。”

2022 年 8 月和 9 月,智己 L7 交付量分别为 1007 辆和 1019 辆,在上市不到两个月就突破了千辆。

然而,刘涛所谓的“一骑绝尘”并未到来,智己 L7 陷入了“出道即巅峰”,2022 年 10 月至 12 月,其交付量分别为 860 辆、608 辆和 266 辆。

整个 2022 年,智己汽车全部交付量仅为 5000 辆(即智己 L7 销量),还不如头部造车新势力一个月的交付量多。

进入 2023 年,智己 L7 交付量更是不堪,1 月至 3 月分别为 278 辆、242 辆和 29 辆。

2 月 10 日,智己汽车旗下的第二款量产车型——智己 LS7 正式上市,售价 30.98 万元至 45.98 万元。据了解,新车在没有正式上市前,预售订单就突破了 1.2 万台。

然而,有统计数据显示,1 月至 3 月,智己 LS7 交付量分别为 229 辆、1009 辆和 1978 辆,依然不算突出。

需要提及的是,上汽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智己汽车 3 月份的交付量为 2007 辆。而智己汽车公布的 3 月份数据显示,智己 LS7 共交付 1937 台。

由此推算,智己 L7 的 3 月份交付量为 70 辆,尽管数据统计口径有所差别,但无需争议的是,其交付 10 个月来已面临停产危机。

近日,上汽集团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智己成立于 2020 年,至今仅 3 年时间,发展初期又遇到一些客观的困难,新品牌的培育和被客户认知其价值需要一个爬坡过坎的艰难过程,也请给上汽新品牌一些时间和耐心。

只是,投资者可以给智己汽车时间,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没有“耐心”等待。

(图片来源:veer 图库)

来源 / 长江商报

 
玄能
注意:本文为投稿文章,由「 玄能」于 2023-04-21 投送,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您喜欢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