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自动驾驶来了!有概念车,也要和新能源整车企业联手量产无人车,首款车型将于 2025 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
在 13 日的 2023 滴滴自动驾驶开放日上,滴滴发布自动驾驶概念车 DiDi NEURON。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款概念车车长 4.5 米,集成了 21 个相机和 14 个雷达,不仅取消了驾驶位,还在车后备箱中安装了机械臂,可提供提放行李等车内管家功能。
此外,车内大屏交互系统集成了会议、游戏、街景介绍、氛围选择等功能。
自动驾驶服务已在广州、上海上线
据滴滴出行 CTO 兼自动驾驶 CEO 张博介绍,目前最新版的滴滴出行 APP 已可在上海、广州的指定区域内,实现混合派单。即起终点均在区域内的订单,用户能在滴滴 APP 上直接看到“自动驾驶”选项并叫车。
早在今年 3 月,滴滴自动驾驶作为第一批获得广州智能网联示范运营资质的企业,正式在广州花都开启商业化运营。
在广州花都区政府的支持下,滴滴自动驾驶深度参与了花都车路协同路侧设施、云控及智慧交通系统平台等项目的建设。
而在上海,滴滴自动驾驶 COO 孟醒表示,今年起滴滴自动驾驶已在上海嘉定提供 24 小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2025 年量产无人车接入滴滴网络
开放日上,孟醒公布了滴滴自动驾驶量产新进展。

据他介绍,滴滴自动驾驶正在结合新能源整车企业能力,共同定义和量产无人驾驶新能源网约车,已在 Robotaxi 产品定义、车型平台选择及座舱与智驾系统开发等方面合作。其中要求国产车型平台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 90% 以上。

据透露,首款车型将于 2025 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
此外,滴滴自动驾驶首次宣布已将 L4 级自动驾驶乘用车解决方案拓展至干线物流货运领域,滴滴自动驾驶创新业务——滴滴自动驾驶货运 KargoBot 正式亮相。
目前,KargoBot 拥有超过 100 台自动驾驶卡车,已在天津和内蒙之间开始了常态化的试运营。截至今年 3 月,KargoBot 累计物流收入已经突破了 1 亿元。
两款自动驾驶核心硬件曝光
同日,滴滴还首次发布了两款自动驾驶核心硬件——“北曜 Beta”激光雷达和三域融合计算平台“Orca 虎鲸”。

滴滴自动驾驶和北醒公司联合研发的滴滴北曜 Beta,是国内首个 2K 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拥有每秒 300 万高点频、超 512 线、横向 120°及纵向 25.6°的超大视场角等性能特点。此外,北曜 Beta 增加了可调节分辨率功能,支持常规模式、视场角聚焦高清、局部高清、全局高清等四种模式,不仅能在 200 米外感知轮胎等低反射率物体清晰的轮廓,还可以根据场景需求自适应地调节局部区域或全局的分辨率,提升激光雷达在不同环境下的感知效果。
Orca 虎鲸则是滴滴自动驾驶研发的行业首个量产化的三域融合计算平台,打造车载超级中央计算单元(SCCU),将智能驾驶域、智能座舱域和网联域三域融集成至一体。相比于上一代硬件,虎鲸计算平台成本下降 88%,整车空间体积减少 74%,核心元器件数量减少了 61%,线束数量减小了 33%。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车的后备箱能再多容纳一个 20 寸行李箱,与此同时,整车装配时的人效比提升 7 倍。
孟醒在现场介绍,自动驾驶发展的第一阶段关键词是安全。当前,滴滴自动驾驶已连续安全运营 1020 天。今年年初,滴滴自动驾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 24 小时无间断自动驾驶服务。
着眼于大规模的网约车运营场景,滴滴自动驾驶在上海打造了首个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慧桔港,能自动化满足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的需求,自动出车、接单、回港,机器人还可智能化地对车辆进行冲洗、充电、检测、维修、保养、停放等,全流程自动化率已达 90%。
(图片来源:veer 图库)
来源 /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