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行业内外和资本市场重点关注对象,2022 年的“三桶油”,都获得了不俗的业绩表现。
3 月 29 日晚间,中石油(SH:601857)发布 2022 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2 万亿,同比增长 2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493.8 亿元,同比增长 62.1%;自由现金流 1504.2 亿元,同比增长 88.4%。
至此,“三桶油”已全部披露 2022 年业绩。中石化(SH:600028)实现净利润 663.02 亿元,同比下降 6.89%;中海油(HK:00883)净利润达 1417 亿元,同比增长 101.5%。
整体来看,三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 3573.82 亿元,日赚 9.8 亿元,与去年相比业绩表现良好. 去年三家总利润 2337 亿元,日赚 6.4 亿元。
在谈及 2022 年业绩大增原因时,“三桶油”均提到,国际油价上行、油气市场需求旺盛、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等有利因素。2022 年,世界经济保持增长,但受地缘政治、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国际原油市场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国际原油价格保持高位震荡。
2022 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 101.32 美元 / 桶,同比上升 42.9%;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 94.54 美元 / 桶,同比上升 38.8%。对 2023 年的油价,在中石油举办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预测将维持在 80 美元 / 桶至 85 美元 / 桶区间。这意味着相比 2022 年略低,对应的,三桶油今年业绩可能会有所回落。
一直以来,“三桶油”都是中国油气产业的“顶梁柱”,在新的国际能源形势之下,“三桶油”的各项经营数据是否会有新看点?
2022 中石化净利润掉队
综观三桶油 2022 年业绩,各家变动都很大。
其一,从营业收入上来看,中海油来势凶猛。三桶油虽然营收都上涨,但增速上除了中海油呈上涨趋势,中石化和中石油均有所放缓。2022 年,中石化实现营业收入 3.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06%;中石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9%;中海油实现总收入为 4222 亿元,同比增长 71.6%。
而 2021 年,中石化实现营业额 2.74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2%;中石油实现营业收入 2.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2%;中海油实现营业收入 2461.11 亿元,同比增长 58.4%。

其二,从净利润来看,和去年一样,最赚钱的公司依旧是中石油,中海油则不容小觑,超越了中石化,排名第二。

从数据上来看,还有两大看点,一方面中石油的业绩与“两桶油”对比不再优势明显,上市资产中不包含炼化企业的中海油更是直逼老大哥,差距更是从 2021 年的 218.7 亿,缩短到仅差 76 亿。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 hxny3060)注意到,早在 2016 年,中海油的净利润在三桶油里还排在末尾,甚至连其他两家的零头都没有,而到了 2017 年,中海油净利润(247 亿)超过了中石油(227.93 亿)。随后,在 2018 到 2020 年,中海油乘胜追击,到 2021 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直至 2022 年中海油获得了中石化 2.14 倍的净利润。
另一方面,2021 年中石化继丢掉净利润第一后,今年不仅没有重回宝座,而且在中石油和中海油都增速上涨的情况下,中石化反而在下降。
对此,中石化给出的解释是:2022 年国际油价先扬后抑,宽幅震荡。受多种因素影响,境内天然气、石化产品和成品油需求疲弱。
总的来说,从三家赚钱能力上来看,2020 年到 2022 年,三桶油的排名在座次重排。中石油从第三逆袭到第一,中石化从第一落到第三,中海油则是从第二重回到第二。
在油气产量方面,“三桶油”作为国内能源生产的排头兵,在 2022 年保持了产量的增势。全年油气当量产量共计 28 亿桶,其中,中石油以 16.9 亿桶一马当先,大幅度领先中海油的 6.2 亿桶和中石化的 4.9 亿桶。

集体加码新能源业务
高油价下,2022 年三桶油均提高了资本开支。根据年报数据,中石油资本支出为 2743.07 亿元,比上年同期的 2511.78 亿元增长 9.2%;中石化资本支出为 1891 亿元,比上年同期的 1679.48 亿元增长 12.6%;中海油资本支出为 1025 亿元,比上年同期的 875.92 亿元增长 17%。
此外,华夏能源网(公众号 hxny3060)发现,三桶油除了继续执行增储上产的策略外,也集体加大了对新能源业务的投入。其中,中石油甚至将“勘探与生产业务”调整为“油气和新能源业务”。
具体来看,财报显示,2022 年,中石油在油气和新能源资本性支出为 2215.9 亿元,主要用于国内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渤海湾等重点盆地的规模效益勘探开发,加大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力度,推进清洁电力、CCUS 等新能源工程;海外积极应对形势变化,聚焦重点区块深化规模效益勘探,加强中东、中亚、美洲等重点项目产能建设,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和资产结构。
业绩上,中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部实现营业收入 9292.79 亿元,比上年同期的 6883.34 亿元增长 35.0%,实现经营利润 1657.5 亿元,同比增长 142%。
从目标来看,中石油提出,力争 2035 年新能源新业务与油、气三分天下,2050 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新能源新业务占到半壁江山。
中石化方面,在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 833 亿元,,炼油板块资本支出 229 亿元,主要用于镇海炼化扩建,安庆、扬子等炼油结构调整项目,以及氢能供应中心建设;营销及分销板块资本支出 191 亿元,主要用于“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网络发展、现有终端销售网络改造、非油品业务等项目。
中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中石化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顺应移动能源转型的趋势,一方面,谋划现有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油转化”“油转特”,加快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另一方面,从能源供应、材料研发等方面积极介入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当前,在能源转型背景下,公司主动拥抱绿色变革,以碳的‘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打造绿色竞争力。”
中海油方面,2022 年大力推动油气田绿色生产,渤中 - 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全面投用,渤海油田首次实现“绿电入海”,国内海上首个碳封存示范项目建成;公司还稳步推进海上风电业务发展,海南 CZ7 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获得核准,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主体工程完工,新能源业务布局实施有序。
此前,中海油更是立下目标,到 2025 年,获取海上风电资源 500 万到 1000 万千瓦,装机 150 万千瓦;获取陆上风光资源 500 万千瓦,投产 50 万到 100 万千瓦。
由此可见,三桶油都正儿八经地把新能源业务发展提上了日程,新业务、新市场意味着新的市场空间,油气行业的转型大潮正汹涌澎湃而来。
来源 / 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