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唯一一家在瑞士成功上市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一度赚足了外界的眼光。近日,国轩高科披露 2022 年年报和一季报,2022 年公司共实现营收 230.52 亿元,同比增长 122.59%,其中海外营收 29.8 亿元,同比增长 464.76%,实现归母净利润 3.12 亿元,同比增长 206.15%。此外,公司 2023 年一季度共实现营收 71.77 亿元,同比增长 83.26%,实现归母净利润 7560.95 万元,同比增长 134.78%。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记者表示:“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大说明公司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游锂矿成本逐步降低,下游出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公司海外投资和出口量增加,行业布局领先,海外营收部分开始大幅增长。”国轩高科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一直坚持走国际化战略,海外客户和一些海外项目也在不断的推进当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公司的股价并没有随着公司的业绩增长而增长,而是出现了持续回调,由 2022 年年初的 66.45 元 / 股回调至 2022 年末的 28.83 元 / 股,降幅为 56.61%。截至 5 月 4 日收盘,其公司股价为 27.79 元 / 股,相比高点时已经腰斩。
业绩亮眼股价下跌
根据介绍,国轩高科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和输配电业务三大板块。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是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三元材料及电芯、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纯电动商用车、专用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与国内外众多新能源整车企业都有合作。
据其 2022 年年报显示,过去一年,国轩高科共实现营业收入 230.52 亿元,同比增长 122.59%,实现归母净利润 3.12 亿元,同比增长 206.15%。在其 230.52 亿元的营收中,动力电池系统的收入为 184.82 亿元,同比增长 116.4%,占营业总收入的 80.18%;储能电池系统的收入为 35.08 亿元,同比增长 186.49%,占营业总收入的 15.22%;输配电产品的业务收入仅为 6.64 亿元,同比增长 44.88%,占营业总收入的 2.88%。由此可以看出,动力电池业务依然是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储能业务增长也比较迅速。
国轩高科在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南京新能源智能制造 20GWh 动力电池项目正式投产,宜春国轩 10GWh 动力电池项目竣工投产,同时,国轩科宏年产 20 万吨高端正极材料项目投产,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业化水平。同时公司高度看好储能赛道,预计储能行业今年的上升空间会高于动力电池。其中,国外家储市场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放量,国内大储市场方面二季度也已开始进入交付阶段,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其毛利率却出现了下降,为 16.73%,比上年同期减少 7.93 个百分点。同时公司 2022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 2.5 亿元,同比下降 24.2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 133.40 亿元,同比下降 318.75%。
且过去一年公司的股价并没有随着公司的业绩增长而增长,而是出现了持续的回调,由 2022 年年初的 66.45 元 / 股回调至 2022 年末的 28.83 元 / 股,降幅为 56.61%。截至 5 月 4 日收盘,其公司股价为 27.79 元 / 股,相比高点时已经腰斩。对此,其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股价受宏观、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内是没有办法来预测的,但长期来看公司股价肯定会随着公司市值均衡发展的。
海外布局加速
在 230.52 亿元的营收中,公司在海外的营收占比为 12.93%,为 29.8 亿元,同比增长 464.76%。而 2021 年公司在海外的营收就高达 5.28 亿元,同比增长 232.58%。近年以来国轩高科不断加快在海外布局的步伐。
4 月 28 日,在国轩高科举行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上,该公司国际业务副总裁陈瑞林透露,国轩高科已就美国建厂事宜进行了深度调研,目前一切进展顺利,即将确定具体选择。而此前国轩高科曾规划国轩高科美国子公司美国国轩拟投资 23.6 亿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两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座工厂生产电池,另一座工厂生产电池原材料。工厂预计将于 2031 年完工,投产后每年可生产 15 万吨正极材料和 5 万吨负极材料。
3 月 20 日国轩高科发布消息称,公司已与日本爱迪生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拓日本储能和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推进国轩高科走进日本市场。而今年 2 月份,国轩高科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已与欧洲电池制造商 InoBat 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探讨。在电芯制造领域,双方将共同探索以合资形式建设 40GWh 电芯及 Pack 工厂;在储能领域,双方将基于 InoBat 在斯洛伐克现有工厂共同探索开展储能电池生产的潜力。
除欧洲外,国轩高科目前已在美国硅谷、德国哥廷根、印度浦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地建立了全球研发中心,并与越南新能源车企 Vinfast 讨论在越南建电池工厂的可能性。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加速出海,特别是在海外市场建设电池工厂,更有利于实现对当地的本土化配套,从而更有利于助推企业成长和规模化发展。
(图片来源:veer 图库)
来源 / 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