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 月 25 日晚,阳光电源发布 2022 年度业绩报告,其储能业务尤其亮眼!
在 2022 年报告期内,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 402.57 亿元、同比增加 66.79%,其中储能系统营收 101.26 亿元,同比增长 222.74%,其储能业务在总营收占比也在 2022 年进一步提高,从 2021 年的 13.00% 达到 25.15%。
2022 年阳光电源实现净利润 35.93 亿元、同比增加 127.04%,公司整体毛利率 24.55%、同比增长 2.29%,主要系储能业务扩大,特别是户储占比提升,运费下降所致。


在 2022 年报发布的同一天,阳光电源同时发布了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实现了总营业收入 125.80 亿元,同比增长 175.42%,净利润 15.08 亿元,同比增长 266.90%。

2022 年,阳光电源面向大型地面、工商业电站应用场景,推出业界首款“三电融合专业集成”的全系列液冷储能解决方案 PowerTitan、PowerStack,延续液冷更好均温、更低功耗,创新嵌入“簇级管理器”,解决电池“木桶效应”难题,同时支持新旧电池混用,进一步降低 LCOS。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储能领域的企业之一,阳光电源储能系统业务足迹遍布中、美、英、德、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 年,阳光电源实现了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 7.7GWh,为拉美 638MWh 最大储能项目、澳洲 Ginan Solar 一期 176MWh 光储融合项目、东南亚 136.24MWh 最大光储融合电站、以色列 430MWh 最大储能项目、山东台儿庄台阳 100MW/200MWh 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等全球多个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3 年 4 月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3》,报告期内,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
报告期内,阳光电源在氢能业务方面也实现了诸多突破。据报告显示,阳光电源的绿电制氢系统适用于能源电力、石油化工、交通、冶金多种应用场景,已在吉林、宁夏、内蒙古、甘肃、湖北等多地风光水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在 2022 年内,阳光电源完成制氢电源 CQC 认证及 TUV 认证;优化 1000m³/h ALK 电解槽结构及关键部件材料,槽体能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研 4 台 1000m³/h ALK 电解槽对应 1 台气液分离及纯化装置,以匹配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研发 100m³/h PEM 电解槽,实现系统交付;升级智慧氢能管理系统,搭载适配氢能业务场景的软件平台及监控系统;建立完善 EHS 管理体 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年产能 GW 级制氢设备工厂投运,具备大功率 ALK 和 PEM 电解制氢系统规模化生产能力。2022 年 12 月,吉林白城 1000Nm3/h ALK 风光制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长江电力 200Nm³/h PEM 水电制氢示范项目全功率达产。
年报显示,阳光电源的另一业务——新能源开发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截至 2022 年末,阳光新能源业务覆盖国内 3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际市场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开发、建设光伏 / 风力发电站超 3100 万千瓦。而在 2022 年内,阳光新能源累计开发工商业光伏电站超 4GW,与近千家工商企业达成合作。
截至 2022 年年底,阳光智维承接新能源电站运维项目签约累计容量已超过 19GW,积累了丰富的光伏电站、风电场、储能运维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电站定制成熟有效的运维解决方案。阳光电源独立研发的 SolarEye 智慧能源营维平台,聚焦数字运维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应用系统三大功能性板块。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去赋能生产管理,做到运维生产管理过程可视、闭环可控,同时运用智能化的工具和方法去辅助运维工作,快速发现电站的问题和缺陷,提高电站运维检修效率。
另外,阳光电源也在打造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陆续推出了直流桩、交流桩系列产品。行业首创“集成式直流桩”采用创新性集成式设计,实现高可靠、免维护、长寿命,引领充电行业技术变革。报告期内,阳光 30kW 充电桩欧洲首发并实现批量交付,持续引领充电技术变革。同时,阳光充电桩与阳光电源的光伏、储能实现生态对接,为充电站提供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此外,2022 年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业务也一如既往的实现了高速增长。阳光电源在 2022 年实现光伏逆变器全球出货 77GW,其中渠道发货 90 万台,截至 2022 年 12 月,阳光电源逆变设备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 340GW。风电变流器方面,阳光电源在 2022 年实现发货量 23GW、同比增长 53%。。
(图片来源:veer 图库)
来源 / 北极星储能网